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二(3)班的張文康,今天很高興作為學生代表做國旗下講話。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保護環境,全世界矚目。49年前,聯合國的領袖們在瑞典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此后的每年的6月5日被定為世界環境日,每年都有國家承辦環境日活動。澳大利亞的山火蔓延,瑞典環保女孩登上Nature雜志封面,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些發生在去年的世界環境大事件無不引起廣泛關注,足以見得國際社會對保護環境的重視。
保護環境,中國在行動。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78年的中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2020年的中國在經濟規模達到99萬億的同時,單位GDP能耗業已回到世界平均水平。從沙塵漫天的北京,到鳥棲魚息的塞罕壩;從荒無人煙的新疆大漠,到衛星云圖可見的螞蟻森林;從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在藍色星球上上演綠色奇跡。
保護環境,我們青年更因以此為己任。如果我們這一代人肆意破壞自然,實際上是在透支下一代人的生存、發展、追求幸福的權利。保護環境,就是在保護我們的未來。大到自然生態,小到校園環境教室衛生,保護環境的意識應該從我們身邊做起,從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同學們,當你面對雜亂無章的抽屜,布滿粉筆印的黑板,隨意排放的桌椅,你作何感想?當你踢著紙團上樓梯,踩著腳印進食堂,你又作何感想?你一定會抱怨環境衛生的糟糕。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總讓人心煩意亂。糟糕的衛生環境不僅會影響我們學習的心態,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不衛生的環境是滋生病毒細菌的溫床,小到感冒腹瀉,大到發燒流感。疫情當前,我們才意識到,健康的生命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頭等大事。
但我想,厭煩抱怨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當我們面對被破壞的環境,面對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我們要勇敢的站出來,有所行動!
一、隨手關燈和關閉教室大屏,減少待機能耗。
二、節能減排,合理使用空調。室外溫度達到30度及以上再開空調,溫度設置在26度及以上。下午上課前、大課間,以及離開教室上體育課或去食堂用餐時,隨手關閉空調,開窗開門通風換氣。
三、珍惜紙張,每一張紙的背后都是一棵樹乃至一片森林,雙面使用每一張紙才是對森林最好的尊重。
四、節約用水,包括洗手池、飲水機和衛生間的用水,都應該避免浪費,及時關閉水源。
五、體育課積極參加戶外運動,多爬樓梯、少乘電梯,選擇綠色出行方式;減少使用私家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多走路多騎車。
六、在校園班級內不亂扔垃圾,尤其是小的碎片化的垃圾,比如小紙片,牛奶吸管的塑料袋等。垃圾要扔到指定的垃圾池內,做好垃圾減量和垃圾分類。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維護我們美好的校園環境,共創美麗的鳳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