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晚七點至十點半,外教社開展了以“學習義務教育新課標,探討主題閱讀新路徑”為主題的全國基礎外語教師線上公益培訓。此次培訓由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魏惠教研員主持。
培訓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的王薔專家開展題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主要變化及意義的講座。在講座中,王薔教授主要就五個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分別是英語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英語新課標的全景育人藍圖、英語教學現存的主要問題、英語新課標的主要變化與突破、單元整體教學案例分析,最后就教師遇到的新課程帶來的新挑戰進行了總結。
王薔教授首先就雙基目標時代、三維目標時代、核心素養時代進行了特點分析。王薔教授指出課程目標要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要遵循六要素結合的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要倡導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課程評價要強調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學評一體化。接著,王薔教授就11版與22版課標進行了整體比較。義教課標2022版指出,核心素養內涵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王薔教授認為學生只有具備了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才能發展核心素養。針對英語教學現存的問題,王薔教授進行了五點詳細分析。
關于英語新課標的主要變化與突破,王薔教授進行了以下五點說明:一、明確素養立意的課程目標,凸顯學科育人價值;二、重構并整合英語課程內容,優化學科育人資源;三、優化學科育人途徑,推動單元整體教學,研讀語篇,踐行活動觀;四、推進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確保學科育人目標落地課堂;五、創新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模式,構建課程實施的全方位支持體系。在講座的最后,就新課程給教師帶來的新挑戰進行了五點建議。王薔教授指出:一、從碎片表層教學走向素養立意、主題引領的整合性深度教學;二、從聚焦表層事實性和碎片化知識教學走向深層的概念化教學;三、從關注“教”走向關注“學”,推進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四、從單一語篇教學走向單元整體教學,推進新型教研和教學改進;五、從外語教學轉向外語教育。
英語組教師組織學習現場1
第二部分為優質課例觀摩。第一節課由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的黃玲霞老師進行譯林版《英語》9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授課,授課主題為單元主題意義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趙杰教研員和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劉蕓教研員進行了專家點評。黃玲霞老師的授課教學特點突出:教學聚焦單元主題意義,發揮正確價值導向;設計教學主線,提供思維路徑;圍繞主題意義探究,踐行語言學習活動觀;以單元主題意義為架構,多維構建主題式語義場。對此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點評,在進行閱讀教學前,黃玲霞老師能精心研讀單元內容,明確主題意義,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掌握核心教學內容。在課堂活動中,能圍繞主題意義,設置教學主線,開展好三類層次的學習活動,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英語組教師組織學習現場2
第二節課由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長三角基礎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的胡瀾老師進行“黑貓英語分級讀物”的授課,授課主題為基于單元主題拓展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的王琳珊教研員和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江南外語教學研究中心的顧琦一教授進行了專家點評。王琳珊教研員指出,胡瀾老師個人魅力突出,語音語調優美,很有吸引力,使人如沐春風;其次,胡瀾老師問題設置環節新穎,具有明確導向性,問題形成一個匯集鏈;活動設計豐富,引導學生內化語言文化知識,從而帶動學生對文本蘊含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深入的理解。同時,王琳珊教研員也給出了建議:授課要面向全體各層次學生,使所有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顧琦一教授高度點評了胡瀾老師的教學環節設計。顧琦一教授指出,胡瀾老師在介紹作者時還另外介紹了作者的生平簡介,為學生理解文章提供了幫助。此外,胡瀾老師在提煉完主題的關鍵詞之后,還嵌入了一個高階性的設計,對人物、書本封面、后期影視劇改編都進行了探討和思考。
英語組教師組織學習現場3
此次培訓英語組教師受益匪淺。觀看完線上培訓,所有英語教師就培訓內容與培訓所得進行了溝通與分享,并將培訓中的亮點與感悟書寫下來,進行交換與分享,以高屋建瓴的理論基礎來指導和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但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更要立足教學實踐,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教研水平,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于教師的要求。